谁能想到我一年居然换了四台手机
起因
还记得在去年,我用了两年多的 iPhone 14 Pro 电池几乎一天三充,导致我在工作和学习的时候经常遇到常说的“续航焦虑”。也算一个偶然的机会,我想用一个安卓手机测试一下自己写的一些脚本,然后买了一台二手的 一加 Ace 2 手机。
初上手的时候感觉以前对安卓的坏印象一下就全消失了,虽然说在系统动画的细节上面和 iOS 相差还是蛮大的,但是总体上手体验没有以前安卓的那种卡顿不跟手感。还记得我第一次用一加手机还是 一加 5,搭载的系统还不是合并后的 ColorOS 而是“毛坯房” 氢 OS。
当时这个系统我是感觉真的很不好用,流畅傻快的感觉。虽然说也做了一些自定义的订制,但是总体感觉还是不如原生的安卓,最后日用用的还是三方的 PixelExperience ROM。那时候刷机还是有问题,因为原生双摄像头刷机后只能用单摄,而且不能直接移植氢 OS 的照相软件,因为会有驱动问题,这个真的是困扰了我很久,甚至自学开发移植,奈何那个时期没有现在这些生成式 AI 来辅助修改代码。不过那段折腾经历对我后面的影响还是蛮大的。
第二次换机
后来我卖掉了一加 Ace 2 手机,大概是我对切换安卓阵营有了很大的信心吧。适应了一个月才完全剥离了苹果生态,我卖掉了我的 MacBook Pro,还有我的 Apple Watch,当然还有我又爱又恨的 iPhone 14 Pro。我更换了当时拍照最好的水桶机 vivo X100s Pro。
这款手机上手的时候还是很惊艳的,大概是因为我本人非常喜欢曲面屏吧。遥想当年用过的 S8+、S10+,非常喜欢这种手感很好的安卓机,摸起来像一块玉石一样。
不愧是安卓流畅之王的 OriginOS,虽然在安卓没有卷配置的时候我很看不上蓝厂和绿厂,但是当我用到 2024 年的 vivo 时,我的态度有了改观。体验上完全不输我一直在用的 iOS,流畅和一 些小功能——比如状态栏是跟着卡片可以划走的,小白条切换应用的时候和 iOS 一样可以拖动到后台卡片上,还有随处不在的实时动态模糊,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。
当然这台手机最稳的还是摄像头。其实我本人从来不喜欢摄影,也不喜欢记录生活,但是用了这台手机后因为探索心理,我开始用它拍日常吃的饭菜,甚至去了海洋馆:
但是后面因为这款手机的发热还是太大了,可能是因为天玑 9300+ 对于发热的控制不太好,也可能是因为裸奔使用,最后我还是放弃了这个手机(我真闲的)。
第三次换机


荣耀 Magic7 Pro 这款手机同样是一个水桶机,刚刚上市的时候我就相中了:
- 非常好的音响
- 结构光人脸
- 超声波指纹
犹豫再三后去线下优惠了 800 元,5499 购入。这个手机在我看来是真的很均衡,但各方面细节处理的都不是很好。虽然我不拍照,但是我对系统要求 还是很高的,我喜欢有细节的系统,可惜荣耀满足不了我——强劲的续航这点倒是不错,但我日常用无线充,仿佛对我也没有什么作用。我看到的只有糟糕的动画、答辩一样的小窗系统、动不动卡动画等等。到手的时候真的一直有不爽的点,但因为它的水桶属性,我还是一直在坚持使用它。
直到真神降临!
使用报告
OPPO Find N5:说了这么多终于到了正题。这款手机目前对我来说真的没有什么缺点可以说,至少对于我来说。无论是系统流畅度、系统细节、交互方面,都无可挑剔。如果硬说网上的缺点,不如说薛定谔的折痕、转轴的异响、残血芯片、800 万摄像头……但至少这些没有影响到我:
- 折痕在正面观看真的很难注意到
- 残血芯片可能因为我不玩游戏也感觉不到
- 摄像头更不用说了,我的女朋友到现在还在吐槽我的拍照水平,啊哈哈哈
这个手机当初因为价格太高了,首发 9999 的价格对我来说压力还是蛮大的。虽然旧机器也卖了不少钱,但还需要自己贴 4000 多。于是我就去小黄鱼碰碰运气,结果还真碰到一个 本地的兄弟出手 9300 的 16+512 版本,果断下单自提。到手给我的感觉真是很惊艳,超薄的机身,一下就能变大的折叠屏。对于我这个数码 ED 用户来说真的是很有惊喜,大概是王自如第一次见到三星 Fold 的感觉?哈哈哈,好像扯远了。
但是用着用着我就发现我的手机好像有了点问题:


内屏有一些小坑,屏幕中间有一个超级小的像坏点一样的东西。上网发帖子求助,发现大家都没有这种情况,原来我真的中奖了,可能是个组装工艺出问题的残次品。于是我去 OPPO 售后碰运气。
让人惊喜的是,OPPO 的服务人员非常热情,检查出问题后直接给我换了一台新机,还当着我的面检查是否有瑕疵,确认我满意后才完成换机。这个操作属实让我对这个牌子改观了——二手机居然还能换新!随即我也购买了碎屏险,希望这款手机能陪我走过一段时间(可能还是我太挑剔了)……